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推进法治交通建设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抓手,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落实到交通运输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2021年,我局被交通运输部评选为法治政府建设基层先进集体。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工作
1、突出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亲自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把交通运输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成立了以第一责任人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了任务清单,对照清单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2、主要领导不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工作汇报,亲自部署法治工作,亲自主持每次法治讲座和宪法宣誓;年度交通法治工作要点、年度学法计划、年度党组会前学法计划、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上会审议已形成惯例;每逢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法治工作机构的合法性审查意见已成为决策的前置程序。
3、把法律知识考试作为选人用人的必经程序。我局提拔任命科级领导干部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组织法律知识考试,未参加考试或者成绩不及格的不纳入拟选任范围。2021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关键年,在队伍组建工作中,确定了在执法岗位任职和上岗前必须先进行法律考试的原则,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不得任职或上岗。
4、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工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了权责清单三审工作。同时,及时掌握县区局清单编制工作动态,组织集中会审,做到权力事项应选尽选,统一规范、完整准确,确保权责清单“不漏、不多、不重”市、县一致。
二、完善决策程序规则,自觉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1、完善了党组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法律顾问咨询等规章制度,真正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未通过局法治工作机构合法性审查的事项一律不得提交党组会议研究。
2、2020年10月初,根据《秦皇岛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修订了市局《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重大行政决策暂行办法》,为进一步厘清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明确决策程序和决策责任,2021年11月份,再次启动修订工作。
3、第一责任人亲自主持行政复议案件专家论证会,亲自组织书面审查和论证,既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切实监督行政机关行政行为,为保证行政复议案件办案程序合法,复议决定公平公正提供保障。
三、不断强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1、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已逐步建立起一支年富力强、综合素质好、专业化程度高的法治工作队伍。目前,3县4区、市局直属各执法机构中,均单独成立了法治工作机构,并至少配备了1—2名专职或兼职法治工作人员,其中,市局执法监督科专职法治工作人员4人,2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2、局属各企事业单位也全部聘请了法律顾问。研究制定了《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细化完善了法律顾问工作流程。
3、法律顾问工作范围不断拓展,顾问职能有效发挥。2021年,审查国有企业改革方案1件,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6件,审查规范性文件1件,办理民事诉讼案件2件,行政诉讼2件,参与党组会会前学法讲座2次,参与交通执法培训3期。
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1、聚焦企业关切的政务服务事项,统筹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交通运输领域涉及市县两级“证照分离”改革措施8项,自2021年7月20日起实施,运转良好。
2、回应群众诉求,专题调研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运输企业反映的普通货运、驾驶员培训学校、毗邻县班线运输与县内班线运输等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不便、不简、不畅等问题,7月21日,组织召开推进对接会,以会代训,圆满完成了与两个开发区的交接。自8月1日起,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交通运输局开始正式以自己名义办理相关业务,困扰多年的开发区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主体资格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1830多个客货运输市场主体,50余家维修企业,5所驾校“办事难”的问题。
3、创新举措,大件运输审批服务再上新台阶。走访大件生产制造企业,认真听取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开发手机APP软件,对我市境内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申请进行网上受理、审批,真正实现了一键完成“一次都不用跑”。
五、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推行三项制度取得新成效
1、4月底,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5月20日,我局制定印发整治行动方案,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期间,共查找问题5类162个,并于11月初全部完成整改。
2、组织交通运输执法文书制作比武活动。为考察执法三项制度关于“查、审、办”三分离规定落实情况,6月初,组织执法文书制作比武,制定了《外业文书评查评分标准》、《内业文书评查评分标准》、《法制审核文书评查评分标准》及《重大执法案件集体讨论文书评查评分标准》,细化标准,分“段”计分考核,为有的放矢补齐短板提供依据。7月1日印发了比武情况通报并组织执法比武案卷讲评会,依托参赛的9个案卷,以案释法,回应一线执法人员疑惑,打消疑虑,统一标准,提供遵循。
3、结合综合执法改革,同步启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责任制(手册)》的修订工作,契合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增设法制审核岗位、案件信息管理岗位、音像记录设管理岗位、执法信息公开岗位,在《推进交通运输执法改革方案》中,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边界,确定了因事设岗、人随事走,人岗相适应的岗位配备原则,以改革为契机,把三项制度要求转化为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成效。
4、开展“雷霆港城”行动,净化运输市场秩序。2021年4月份开展“雷霆港城”行动以来,坚持统一指挥、集中领导、协同作战、攻坚克难,执法过程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杜绝说情风、人情关,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行动效果明显。4月至11月,支队共出动执法人员660余人次,执法车辆160台次,路检路查各类车辆1500余台,实施行政处罚616件。通过专项治理,严打违规从事班线运输的“黑车”,秦皇岛长途汽车站售票额及秦皇岛发往青龙方向干线班车客流明显提升,公路路域环境明显改善,“百吨王”超限超载车辆得到有效遏制,维护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有效净化了运输市场秩序。
六、明年工作谋划
1、结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执法流程进行优化,对执法岗位设置进行调整,修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不合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推动交通运输执法保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备、更加实用,切实夯实行业监管基础,为执法工作提供制度遵循和指引。
2、落实交通运输部执法人员三年素质提升行动部署,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综合行政执法水平。
3、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政务服务机构组建为契机,结合实际,科学划分职能、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以放得下、管得住、服务好下功夫,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4、启动“八五”普法,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执法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干部职工学以致用水平,继续坚持“三个面向”,努力为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